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xinwenxiangqing xinwenxiangqingnew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转载《社会保障评论》2025年第1期刊文
2025-06-04      单刊后台管理员

按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25年第5期转载了西北大学教授吴玉锋在《社会保障评论》2025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救助:从何以可能到何以可为》。现转发全文于此,与读者分享。

 

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救助:从何以可能到何以可为

吴玉锋

[摘 要] 精准救助的核心是合理配置有限的公共资源以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数字技术赋能则是精准救助的实践选择和发展趋势。基于案例研究,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救助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精准救助是从对象精准识别、资源精准配置、服务精准供给到过程精准管理的全链条精准。数字技术实现了从分配控制到互动合作的对象识别赋能,从单一政府到多元参与的资源配置提升,从被动救助到价值共创的服务供给驱动,从分散碎片到整合协同的经办管理优化。数字技术赋能有效减少了精准救助过程中的防范成本、信息成本、协调成本和监管成本。数字赋能精准救助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梗阻,对象识别局限于“单一识别与有限精准”的困境,资源配置面临“资源受限与效率低下”的挑战,服务供给受到“生产限制与造血不足”的约束,经办管理还存在“数据壁垒与技术依赖”的阻碍。建设全国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智能识别机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建设个性化救助“包”;促进就业服务创新、注重内在动力激发;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加强流程数字化监管是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救助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救助;数字治理;合作生产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