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在线办公系统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期刊荣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AMI核心期刊
武大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41,498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社会保障评论
创办日期:2017年1月15日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主编:郑功成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50955853
Email:journal@caoss.org.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472/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211

定价:36元/册  全年216元

2025年03期
综论

提振消费与社会保障有效作为(笔谈)

周弘;丛树海;林闽钢;鲁全;何文炯;杨俊;华颖;

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人民群众后顾之忧,进而提振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促使经济持续发展,是当前情形下的重要议题。为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社会保障评论》编辑部于2025年4月26日在京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提振消费与社会保障有效作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现择其中7名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供读者分享。

2025 年 03 期 v.9 ;
[下载次数: 7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社会保障安全规范、协同高效与总体国家安全

席恒;

社会保障作为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是人民安全的重要内容,政治安全的重要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支撑,军事、文化、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国际安全的重要体现,具有人民安全的金钟罩、政治安全的稳定器、经济安全的调节器、人口安全的助推器、军事安全的强心剂、文化安全的营养液、社会安全的缓冲阀和国际安全的润滑剂的重要功能,在国家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规范与协同高效对总体国家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规范建设,以社会保障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夯实社会保障安全规范体系,为总体国家安全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恒基伟业提供社会保障的制度支持,是新时期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和制度优化的基本着力点。

2025 年 03 期 v.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24SGA001)
[下载次数: 7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动员逻辑与路径

李全利;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目标要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动员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动员逻辑也同样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核心特征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蕴含着重要的社会动员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民生治理工具,在保障人民利益和推进现代化征程的行动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动员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彰显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红利优势;制度水平体现出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制度基础和理念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制度关系有效调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风险矛盾;制度经验能够向世界彰显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面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社会矛盾转型、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数智化技术冲击带来的民生动员挑战,需要树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组织动员领导核心;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动员理念;形成共建共享社会保障制度动员格局;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动员技术革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出独具特色的社会动员价值。

2025 年 03 期 v.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的内生型社会动员机制研究”(21CMZ014)
[下载次数: 15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法的时效制度构建

田蒙蒙;

我国社会保险法并未确立时效制度,而该制度的缺位引发诸多困境。社会保险法的时效制度构建具有一般时效制度构建的请求权基础,同时存在国内部门法和域外比较法上时效制度构建的双重路径依赖。我国当前不宜建立社会保险待遇给付时效制度,而应以税务机关对缴费义务人的保费缴纳请求权为基础尽快建立保费征收时效制度,以此约束税务机关的保费征收行为。对于我国社保领域长期存在的欠缴保费行为,可参酌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免除税务机关过错情形下缴费义务人的缴费义务。鉴于参保扩面及参保人生存权保障的考量,应允许缴费义务人自愿补缴社会保险历史欠费。对于因时效制度建构导致的社会保险基金亏空以及适用疑惑等问题,可通过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引入精算原理、避免道德风险等举措予以化解。

2025 年 03 期 v.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保险待遇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20YJC820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6104006191000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法治化长效衔接机制研究”(21JK0399)
[下载次数: 5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迈向共同富裕基本医疗保险适度水平研究:内涵、测评与路径

黄国武;

医保待遇适度已成为医保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内容,本文构建医保适度性评测模型并利用2003—2023年全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的统计年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医疗保障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增量改革推进了医保待遇保障水平的快速提升,使医保待遇与适度水平的下限从相差70%下降到接近适度区间;而医保待遇结构上的差异日益凸显,尤其是省际之间、群体之间、城乡之间、住院与门诊之间差异较大,这导致了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损失。因此,调整医保待遇结构是医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深化医保改革,应以家庭联保为改革突破点,推动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整合;探索住院个人自付封顶和门诊费用豁免机制,扭转住院与门诊资源错配。

2025 年 03 期 v.9 ; 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重点项目“以价值健康为导向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政策创新研究”;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数字经济时代社会保险转型研究”(2022CX02)
[下载次数: 17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社会福利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养老服务的社会风险放大机制及分级干预研究

曹艳春;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养老服务具有“高便捷性”和“高风险性”的双重特性。加快对该领域社会风险维度框架、社会风险放大机制及分级干预策略的研究,对于增进老年人福祉和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全国18省份5120份典型样本的分析发现,当前智慧养老服务存在六大社会风险:技术安全风险、设备闲置风险、人机交互风险、心理情感风险、法规伦理风险和社会分化风险。其中,设备闲置风险等级非常高,法规伦理风险和心理情感风险较高,社会分化风险和技术安全风险为中等水平,人机交互风险较低。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本文提出分级干预思路,对风险等级标注五级分色标签,构建初级、中级和高级干预包的介入方案和措施,推动智慧养老服务“高品质”和“高安全”协同发展。

2025 年 03 期 v.9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智慧养老服务社会风险生成机制及分级干预研究”(24BGL263); 华东师范大学新文科创新平台资助项目“智能养老社会治理专题数据库建设”(2022ECNU-XWK-SJ05)
[下载次数: 16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测度与评价

封铁英;黑晓燕;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兼具破解老龄社会健康养老服务供给难题与加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双重优势,探究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关系及其时空差异具有理论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测算并分析了201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特征、区域差异来源、空间效应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全国层面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显著,省域层面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耦合协调度空间效应显著,影响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支撑和建设成果,以及经济的协调和共享发展等。因此,应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间协同互动机制、精准施策干预主要障碍因子,以实现不同空间尺度两大系统的均衡协调发展。

2025 年 03 期 v.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全龄友好目标导向下社区养老托育服务融合发展研究”(23XRK003)
[下载次数: 19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养老服务保障的基本逻辑、公平与制度优化

朱震宇;

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其基本逻辑是化解失能后的服务缺失风险;其公平体现为向“弱者”倾斜,效率体现为按需共享。纵观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政府虽持续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但老年人的需求却未有效满足,供需不匹配,养老服务保障缺失效率。本文基于对三个地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养老服务保障缺失效率的根本原因并非欠缺资金投入,而是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违背了公平原则,未能向“弱者”倾斜,亦未依据基本逻辑建立制度,导致养老服务保障制度的系统性风险正在积累并引发不良效应。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矫正向“强者”倾斜的制度取向,从基本逻辑出发对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进行全面优化,维护制度的公平。

2025 年 03 期 v.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5WKQN010)
[下载次数: 14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慈善事业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之特色:刚性、韧性与可塑性

杨方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卓越成就促使各领域积极探寻特色发展路径,现代慈善事业走特色发展之路也已成为广泛共识。但慈善特色发展实践在“什么是特色”“如何判别一个国家、地区或领域的慈善事业有没有特色”“怎样有效发展特色”等基础问题上还存在困惑。现有研究不仅没有充分回答这些关键问题,还呈现出泛化、表层化以及异化倾向。从语义层面分析,“特色”兼具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种词性,分别对应特色的三重属性。作为客观存在状态的名词“特色”,并非泛指所有的“特别”,是特色刚性的体现;作为稳定特性表征的形容词“特色的”,是特色持续积累的成果和特色韧性的体现;作为动态演化过程的动词“特色化”是慈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彰显了特色的可塑性。聚焦特色的刚性、韧性与可塑性,有助于明晰特色边界、特色的状态实现与持续的内在支撑,以及特色化的实质与原动力。特色的刚性涵盖性质、层级、内容和程度四个方面,特色的韧性源于内生性(内生特质)、特定性(特定道路)与发展性(动态调适)的共同作用,而特色的可塑性表明特色化是精细化推进科学化的过程,原动力来自慈善认知能力的持续提升。

2025 年 03 期 v.9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体系建设研究”(23&ZD18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慈善市场的失衡与矫治”(21FGLB066)
[下载次数: 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入场逻辑、实践样态与优化路径

谷玉莹;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慈善力量发挥补充作用的重要制度场域。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既是提升救助资源统筹整合能力、响应多元救助需求、推动社会创新及培育社会联结等方面的功能补充,也是其在制度环境中不断调适并实现能动演化的发展选择。其在政府主导的格局下,慈善参与逐渐形成行政吸纳、社会创新、政策驱动和深度融合四种互动模式。当前,慈善参与社会救助的效能仍面临认知和信任基础不够充分、参与机制不畅和技术赋能不足等挑战。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共识目标,强化制度衔接的系统集成,推动服务类救助的专业化供给,充分激发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效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

2025 年 03 期 v.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STA024);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创新领军人才项目“中国特色的慈善理论与知识体系建构”(1233200011)
[下载次数: 10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