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评论》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期刊发展座谈会
2024年2月19日,《社会保障评论》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期刊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社会保障评论》编委会主任、主编郑功成主持会议。《社会保障评论》编委会委员尹冬华、邓国胜、申曙光、关信平、杨立雄、杨翠迎、何文炯、张奇林、张思锋、张浩淼、青连斌、林义、林闽钢、岳经纶、封进、高和荣、席恒、童星、褚福灵出席会议,《社会保障评论》编辑部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郑功成会长指出,本次编委会会议是在《社会保障评论》实现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独立办刊、期刊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他强调,《社会保障评论》在创刊7年内取得不俗的成就,既是主管部门正确指导和编辑部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有各位编委将高质量的论文提交《社会保障评论》发表、承担相关论文审稿责任等重要贡献在内,他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社会保障评论》副主编郭林教授代表编辑部介绍了《社会保障评论》七年办刊情况。他指出,《社会保障评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各位编委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社会保障领域,坚持高标准办刊,取得了良好成效。他概括了《社会保障评论》的办刊特色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守社会保障专业领域;三是坚持刊发论文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四是注重为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尊重独创性,原则要求作者独立署名;六是坚持规范办刊,开门办刊。他接着指出,《社会保障评论》创刊后迅速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自2017年至今,《社会保障评论》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其中唯一的社会保障期刊。2021年,又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191种重要期刊中唯一的社会保障期刊。2023年1月,本刊入选中国社科院AMI核心期刊。截至目前,《社会保障评论》刊发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知名二次文献转载达100多篇次,转载率约为30%。近年来,《社会保障评论》的部分刊文获得了重要科研奖励。本刊还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开通了期刊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开发了期刊公益性传播平台,编辑部还多次举办或参与主办高水准学术会议。他表示,《社会保障评论》自2024年开始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独立办刊。为使得期刊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编辑部要在郑功成教授的带领下,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同时,也更加需要各位编委的支持,为期刊建设提供宝贵意见建议,帮助期刊做好优质稿件组织、期刊推介等工作,共同将《社会保障评论》办得更好。
《社会保障评论》副主编仇雨临教授介绍了《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选题与征文规范。她指出,编辑部在2023年第7次编辑工作会议上,拟出了包括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国家财政与社会保障等在内的2024年的16个重点选题(方向)。她还对本刊编辑与征文规范进行了介绍:在办刊规范方面,本刊坚持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机制;在投稿方式方面,当前以电子邮箱收稿为主、投稿系统为辅。今年,期刊将优化网络投稿平台,以这种方式为主收稿、审稿;在用稿方面,坚持优先刊发独立作者论文。她表示,希望各位编委为本刊提供优质稿件,共同培育好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唯一高端理论园地。
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童星、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林义、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西北大学教授席恒、中国民政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尹冬华、清华大学教授邓国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杨翠迎、武汉大学教授张奇林、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思锋、四川大学教授张浩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青连斌、中山大学教授岳经纶、复旦大学教授封进、厦门大学教授高和荣、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等与会编委依次发言。各位编委对《社会保障评论》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保障理论学术发展与理论园地建设的重要标志,同时从期刊专栏设置、扩大期刊的影响力、跨学科约稿、完善投稿系统等方面对期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
郑功成会长在总结时再次对各位编委表示感谢,他希望各位编委一如继往地支持期刊发展,共同努力使《社会保障评论》踏上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