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救助领域正经历数字化转型,混合型社会救助模式应运而生。本研究以J县医保防贫数字化改革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政府、慈善组织、平台企业三方主体在混合型社会救助模式中的多重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吸纳式治理策略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展现精准高效与社会整合的行政逻辑;慈善组织采用依附式合作策略,体现了优化救助流程并增强自身公信力的公益逻辑;平台企业则通过嵌入式协同策略,展现技术创新与多方协作的市场逻辑。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背景下混合型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可为构建公平、高效、可持续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394 | 0 | 2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杨永娇、王彤:《公益行为何以传递?受助者公益行为的多重制度逻辑》,《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第6期。
(1)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Robert Greenwood,et al.,"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and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1,5(1).
(3)魏培晔、魏娜:《时间银行中混合志愿服务的生成机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4年第1期。
(4)Elizabeth Goodrick,Tanya Reay,"Constellations of Institutional Logics:Changes in the Professional Work of Pharmacists,"Work and Occupations,2011,38(3).
(5)Tanya Reay,C.R.Hinings,"Managing the Rivalry of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Organization Studies,2009,30(6).
(1)Steen Boch Waldorff,et al.,"A Tale of Two Countries:How Different Constellations of Logics Impact Action,"in Institutional Logics in Action,Part A,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3.
(2)Elizabeth Goodrick,Tanya Reay,"Constellations of Institutional Logics:Changes in the Professional Work of Pharmacists,"Work and Occupations,2011,38(3).
(3)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4)锁利铭、李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纵向一体化”逻辑、过程与路径——基于制度学派的分析框架》,《电子政务》2024年第3期。
(5)Nicola Mountford,Yixuan Cai,"Towards a Flatter Ontology of Institutional Logics:How Logics Relate in Situations of Institutional Complexity,"International Jo 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23,25(2).
(6)Juliane A.Lischka,"Fluid Institutional Logics in Digital Journalism,"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2020,17(2).
(7)Koen Frenken,et al.,"An Institutional Logics Perspective on the Gig Economy,"in Theorizing the Sharing Economy:Variety and Trajectories of New Forms of Organizing,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2020.
(8)吕芳:《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平台嵌入与政府调适:体系、效能与边界——以F区的平台建设为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
(9)金晗等:《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互动式治理:行政、市场和社群机制的互补嵌入性》,《电子政务》2023年第8期。
(10)王英等:《“数据飞轮效应”: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整体智治的内在机理》,《中国行政管理》2023年第6期。
(1)李卓:《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进步与价值重塑》,《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6期。
(2)祝建华:《智慧救助的要素驱动、运行逻辑与实践进路》,《社会保障评论》2022年第2期。
(3)庄琦、黄春柳:《价值链再造: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的国际实践》,《中国社会保障》2023年第7期。
(4)李琴、岳经纶:《信息技术应用如何影响社会福利权的实现?——基于贫困治理的实证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21年第3期。
(5)王素芬、付浩然:《数字时代的社会救助立法检视》,《理论学刊》2023年第2期。
(6)李琴、岳经纶:《信息技术应用如何影响社会福利权的实现?——基于贫困治理的实证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21年第3期。
(7)姜庆志:《走出怪圈:产业扶贫中基层政府治理转型的多重逻辑——基于建始县的纵向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11期。
(1)倪大钊等:《混合的力量: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多重制度逻辑及行动策略》,《中国行政管理》2024年第6期。
(2)徐小丰、陈世香:《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冲突与行动策略——以T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3)郭忠兴:《从相邻到反转:低保“悬崖效应”及其形成机制探究》,《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4)高静华、张鹏飞:《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协同联动机制与困境:以J县医保防贫应用为例》,《兰州学刊》2024年第6期。
(5)郑功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论纲》,《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
(1)王凤彬、张雪:《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管理世界》2022年第6期。
(2)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高静华、张鹏飞:《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协同联动机制与困境:以J县医保防贫应用为例》,《兰州学刊》2024年第6期。
(2)数据由J县医保局提供。
(1)数据由J县医保局提供。
(2)数据由J县医保局提供。
(1)Granovetter 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
(2)参见Pfeffer Jeffrey,Gerald Salancik,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Routledge,2015.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2.1;R197.1;F842.684;F49
引用信息:
[1]高静华.数字化驱动下社会救助的多重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以J县医保防贫数字化改革为例[J].社会保障评论,2025,9(02):63-77.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