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伴随数字时代的来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备受挑战。从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出发,现代社会保障体系遵循资本增殖的工具理性逻辑,在实践中会引发忽视“人的主体性”的非理性后果。数字时代社会保障的工具理性逻辑一方面正在被生产方式和知识变革解构,另一方面在延续其非理性后果,导致社会保障体系需要面对工业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数字时代的冲击,以及二者的叠加效应。面对挑战,人的主体性复归为社会保障提供了发展方向,而内生人民性作为对人的主体性的继承与本土化发展,能够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复归。在实践中,可通过探索非正规就业者合作联社等形式,用内生人民性逻辑修正工具理性逻辑,探索新的组织基础和整合力量,完善数字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
285 | 0 | 4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郑功成:《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1)许飞琼:《论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时代意义》,《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3期。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809-810页。
(3)丁建定:《论17世纪英国的济贫法制度》,《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4期。
(4)[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当代世界出版社,2020年,第90页。
(5)丛志杰:《对英国“新济贫法”的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李钢、刘章仪:《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现实启示—基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解读》,《社科纵横》2019年第12期。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60页。
(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18页。
(4)[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0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6)[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2)贺来:《“人类主体”:一种新型伦理主体的可能性——对“人类共同存在如何可能”的前提性反思》,《世界哲学》2024年第3期。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10页。
(4)丁建定:《试论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功能》,《学海》2013年第1期。
(5)[荷]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1)董礼胜、李玉耘:《工具-价值理性分野下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变迁》,《政治学研究》 2010年第1期。
(2)冯彦君、孙佳梅:《劳动用工“规制缓和”的正当性及其实现》,《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
(3)[爱尔兰]特伦斯·麦克唐纳等:《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83页。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页。
(2)正规就业者是指从事连续的全职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直接的、不存在其他中介机构的劳动关系。除正规就业之外的各种就业形式都可以被称为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雇佣关系更加灵活多样,国际劳工组织将非正规就业划分为兼职就业、临时就业、临时劳务中介就业和自雇者四个类别。目前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主要包括业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务派遣、传统零工等,本文对非正规就业类型的划分即为上述五类。《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含退休职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保险者)约为5.21亿人;《2023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含退休职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保险者)约为3.71亿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4.10亿人。鉴于正规就业要求强制参保,根据上述数据推算,我国除正规就业群体之外的城乡居民群体规模至少9亿人。
(1)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北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缴费项目为例,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每月需缴纳月缴费基数20%的养老保险和553.56元的医疗保险;而城镇职工个人缴纳养老、医疗保险比重分别为个人工资额的8%和2%,单位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重分别为工资总额的16%、9%。按照月缴费基数上下限(33891元和6326元),灵活就业人员承担的两项社保月缴费分别是7331.8元和1818.8元,约为同等收入城镇职工的2.2倍和2.8倍。
(2)《执法检查报告建议从五方面加强社会保险法实施》,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1/content 6984973.htm,2024年11月5日。
(3)《2023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季度全国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785.9元/人·月,全国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621.3元/人·月。
(4)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求是》2022年第2期。
(5)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网:https://www.szzg.gov.cn/2024/szzg/xyzx/202406/P020240630600725771219.pdf。
(6)[德]丹尼尔·布尔:《数字时代的德国福利国家:主要挑战与发展之道》,《社会保障评论》2019年第2期。
(1)何文炯:《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社会保障》2022年第2期。
(2)杨伟国等:《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7-8页。
(3)微粒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克里斯托夫·库克里克在《微粒社会》一书中提出,用于描述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即整个社会高度数字化,所有人、事物、行为都被数据化,每个人都被清晰地识别,且彼此之间的差异被放大,每个个体都成为独特的“单体”。
(4)喻国明等:《分布式社会的再组织:基于传播学的观点——社会深度媒介化进程中协同创新理论的实践逻辑》,《学术界》2022年第7期。
(5)[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3页。
(6)[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9-30页。
(1)文军:《回到“不确定性”: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反变》,《浙江学刊》2023年第3期。
(1)殷鸣放:《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理论月刊》2009年第4期。
(2)李友梅:《以人民性引领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3)古小明:《论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江淮论坛》2004年第4期。
(4)姜锡润、王玉梅:《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思想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5)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7)《习近平谈“人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月11日第1版。
(1)[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329页。
(2)李泉:《数字命运共同体: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17-1 2/28/content_5251064.htm,2017年12月28日。
(2)李珍等:《再家庭化: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必然选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3)底线公平理论是景天魁教授在2009年左右提出的,他把社会公平区分为保障权利一致性的公平和保障权利差异性的公平,二者合起来共同组成底线公平。关于社会保护地板层的阐释可以追溯到2004年,全球化社会影响世界委员会在《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人创造更多机会》中提出“必须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最低水平的社会保护,并将其无可争议地作为全球经济中社会经济地板层的一部分。”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年,第172-173页。
(2)褚福灵:《灾难性医疗支出研究》,《中国医疗保险》2016年第3期。
(3)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29-130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2.1;A81
引用信息:
[1]王一.数字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工具理性批判与内生人民性探索[J].社会保障评论,2025,9(02):1-14.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互联网时代农民工‘零工经济’的社会保护研究”(21CSH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