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4, v.9 139-157
中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序列与精准供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18JZD045)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中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居家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严重错位。基于系统综述法与主题分析法,本文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序列依次排列为医疗健康服务、家庭替代服务、失能照护服务、个人辅助服务。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东、中、西部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序列不一致,大量服务为无效供给,且服务的可及性和个体特征对四类服务利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服务精准递送、结构精准匹配、群体精准吻合的精准供给概念模型,本研究发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存在供给缺失与供给过剩并存、供需低水平均衡、偏离目标群体等问题。建议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制定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政府责任清单,建立需方补贴制度以提高居家老人的支付能力。

Abstract:

The supply of home-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HCBS) for older adults in China is significantly misalig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elderly individuals living at home.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hematic analysis,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demand sequence for HCBS as follow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family substitute services, disability care services, and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Using a Heckman two-stage model and data from surveys conducted in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the study reveals a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sequences,with a large portion of services classified as ineffective supply. The accessibility of service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ave varying impacts on the utilization of the four types of services. Drawing 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argeted supply—defined by service precision, structural matching, and target group matching—the study finds that HCBS provision suffers from simultaneous under-and oversupply, low-level equilibrium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nd a deviation from target population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nhancing service quality through greater market competition, formulating a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list for basic HCBS, and establishing a demandside subsidy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payment capacity of older adults living at home.

参考文献

(1) 2019至2022年,“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对位于我国西、中、东部的陕西、湖北、浙江3省8市的部分县(区)、乡(镇)、社区(村)进行了系列调查。

(2)张思锋、张恒源:《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状况分析与建设措施优化》,《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

(1)张思锋、张泽滈:《适应多样性需要的养老服务及其质量提升的多元主体责任》,《人口与社会》2018年第4期;王杰秀、安超:《“元问题”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障评论》2020年第3期;杨良初、施文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实践、挑战与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22年第9期。

(2)张思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

(3)数据来源于“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数据库。

(4)杨庆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兰州学刊》2020年第6期。

(5)李兵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研究--以北京市月坛街道为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

(7)王建云、钟仁耀:《基于年龄分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供给优先序研究--以上海市J街道为例》,《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侯冰、张乐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优先满足序列--以上海市斜土路街道为例》,《城市问题》2017年第12期。

(1) Armen Gasparyan,et al.,"Writing a Narrative Biomedical Review:Considerations for Authors,Peer Reviewers,and Editors,"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2011,31(11).

(2)杨庆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兰州学刊》2020年第6期。

(3)任娄涯等:《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护理研究》2019年第9期。

(4)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 Zachary Munn,et al.,"Systematic Review or Scoping Review?Guidance for Authors When Choosing between a Systematic or Scoping Review Approach,"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18,18(1).

(6)胡如艳等:《中国部分省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Meta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第8期。

(7)孙敏等:《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居家照顾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解放军护理杂志》2022年第6期。

(8)郭永攀等:《慢性病共病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的Meta整合》,《中华护理杂志》2023年第6期。

(9)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0)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著,沈黎译:《社会福利政策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16页。

(11)高秉龙、金秋实:《农村养老需求精准识别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1)邬沧萍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2)林宝:《养老服务业“低水平均衡陷阱”与政策支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张思锋、张恒源:《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状况分析与建设措施优化》,《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张思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

(4)孔伟艳等:《精准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四川省汶川县残疾人养老服务为例》,《宏观经济管理》2020年第7期;高秉龙、金秋实:《农村养老需求精准识别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5)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07年第1期;徐增阳、张磊:《公共服务精准化: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6)孙枭坤:《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的实践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7)杜智民、康芳:《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重庆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

(8)高鹏、杨翠迎:《智慧养老的精准化供给逻辑与实践:来自上海市的调研》,《经济体制改革》2021年第5期。

(1) Hilary Arksey,Lisa O'Malley,"Scoping Studies:Toward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05,8(1).

(2) James Thomas,Angela Harden,"Methods for the Thematic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ystematic Reviews,"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08,45(8).

(1)张思锋、滕晶:《中国老龄人口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从治病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1)杨黎、薛雅卓:《城市社区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20年第2期。

(2)陈振明、李德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有效供给--基于福建省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

(3)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07年第1期;徐增阳、张磊:《公共服务精准化: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 Avedis Donabedian,"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The Milbank Quarterly,2005,83(4).

(2) James Heckman,"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 cation Error,"Econometrica,1979,47(1).

(1) Eun Lee,et al.,"Homophily and Minority-Group Size Explain Perception Biases in Social Networks,"Nature Human Behaviour,2019,3(10).

(2)李雪娜等:《需求溢出视角下养老服务的寻求路径--基于陕西省三市六县的调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3)张冲等:《中国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基于CLHLS 2005-2018年的纵贯分析》,《调研世界》2022年第5期。

(1)张思锋、张恒源:《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状况分析与建设措施优化》,《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胡刚钰等:《老龄化背景下社区服务设施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2期。

(2)李雪娜等:《需求溢出视角下养老服务的寻求路径--基于陕西省三市六县的调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3)李沁怡:《福利错位:我国县域普惠养老政策的实践偏差及其解释》,《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5期。

(1)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著,沈黎译:《社会福利政策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4-136页。

(2)乔治·麦道斯、徐勇:《老年生活的社会学特征》,《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1年第3期。

(1)李雪娜等:《需求溢出视角下养老服务的寻求路径--基于陕西省三市六县的调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2)李沁怡:《福利错位:我国县域普惠养老政策的实践偏差及其解释》,《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5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69.6;D669.3

引用信息:

[1]张恒源.中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序列与精准供给[J].社会保障评论,2025,9(04):139-157.

基金信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18JZD045)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