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19, 04, v.3;No.12 3-14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15XKS014)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是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的时代命题。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是认识现代社会本质的逻辑前提;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原理启示当代中国的核心任务是让资本为民生服务;社会发展阶段性原理要求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要符合基本国情;社会发展道路选择多样性原理要求不能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社会发展主体性原理要求社会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要求在社会保障中坚持政府主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建构;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原理指明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终极价值归宿。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eds to be guided b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Marx's criticism of "capital" is the logical premise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modern society. His theory of the duality of capital reveals that the core task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o make capital ser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theory of staged social development requires China to consider its national realities while constructing it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hile the theory of diverse path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at the western social security model cannot be copied. Finally, the theory of the subjectiv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ates that a people-orient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required.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requir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take the leading role in constructing the nation'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rxism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requires tha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e led by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Marx's principle of human liberation points out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futur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参考文献

(1)迪特尔·拉夫:《德国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德国慕尼黑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1)查尔斯·多内尔·哈森:《1815年以来的欧洲》,德国纳布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

(2)童星、赵海林:《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魏新武:《社会保障世纪回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5-56页。

(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3页。

(1)王庆丰:《资本的界限--现代社会的合理性边界》,《求是学刊》2016年第1期。

(2)王庆丰:《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1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57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1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16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1-362页。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5-27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8页。

(2)许飞琼:《论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时代意义》,《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3期。

(3)徐瑞仙:《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时代意义探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1)李西祥:《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许飞琼:《论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时代意义》,《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3期。

(2)王庆丰:《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1期。

(3)王庆丰:《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1期。

(1)贾玉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反贫困及未来攻坚展望》,《社会保障评论》2018年第1期。

(2)常修泽:《当代“人”的发展问题论纲》,《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8期。

(1)郑功成:《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质》,《社会保障评论》2018年第3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4-30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6页。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58页。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

(3)包心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期。

(1)任仲平:《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凝聚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5年4月20日第1版。

(2)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以社会正义为视角》,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任仲平:《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凝聚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5年4月20日第1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A81;D632.1

引用信息:

[1]徐瑞仙,童星.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2019,3(04):3-14.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15XKS014)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