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4, 03, v.8;No.35 57-74
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配送骑手和快递员群体的调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业态下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困境与制度优化研究”(20CGL039);;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20AZD075)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在“社会结构-个体行动”的理论框架下,本文对全国1600多名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调查。以即时配送骑手和快递员群体为代表的新业态从业者,其社会保险参保水平尤其是就业关联的社会保险参保率相对较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法律关系等制度性特征直接决定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总体参保程度及对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险种选择。个体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等特征及其与制度特征的交互,对参保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结合与新业态从业人员、地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从制度结构嵌入个体理性决策的角度对新业态从业者的参保行为做出进一步阐释,最后提出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action," this study conducts a field survey on the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over 1600 workers in new business forms across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ehind it. The level of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particularly employment-related social insurance among workers in new business forms, such as instant delivery riders and couriers, is found to be relatively low.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tatutory labor relations, directly determine the overall level of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and influence the choice between dif ferent public pension and medical insurance schemes for workers in new business form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ge, health status, and income levels,along with their interaction with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impact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Drawing insights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workers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is paper further elucidates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by examining the embedding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to individual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Finally,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labor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参考文献

(1)崔岩:《就业质量视角下的外卖骑手就业脆弱性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余少祥:《新就业形态的特征、挑战与对策建议》,《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16期。

(2)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The Informal Economy and Decent Work:A Policy Resource Guide,Supporting Transitions to Formality,2013;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9: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2019.

(3)王全兴、刘琦:《我国新经济下灵活用工的特点、挑战和法律规制》,《法学评论》2019年第4期;李培林:《加强新就业群体视角的新社会阶层研究》,《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1)仇雨临、冉晓醒:《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参保之“困”》,《中国医疗保险》2020年第1期;金维刚:《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中国社会保障》2022年第2期。

(2)刘哲:《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16期;崔岩、黄永亮:《就业技能与职业分化--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差异及其社会后果》,《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5期。

(3)汪敏:《新业态下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的检视与选择》,《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3期;王立剑:《新业态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包容性研究:认识、审视与调适》,《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4期。

(4)张成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内容、现状及策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岳宗福、高仁斐:《新业态从业者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困境与路径--基于对临沂市外卖骑手的调查》,《山东工会论坛》2023年第4期。

(5) Mark Granovetter,"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

(6)[英]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著,李康译:《社会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05-106页。

(1)娄宇:《新就业形态人员的身份认定与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基于比较法的研究》,《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4期。

(2)谢增毅:《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中外法学》2018年第6期;王全兴、赵庆功:《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选择》,《江淮论坛》2018年第3期。

(3)何文炯:《数字化、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评论》2020年第3期。

(4)石郑:《劳动关系对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王晓宇、韩昱洁:《农民工的医保选择研究--基于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的分析》,《劳动经济研究》2022年第2期。

(5)康书隆等:《平均工资、缴费下限与养老保险参保》,《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

(6)储怡安、朱勤:《城职保缴费门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与养老金的福利分层--来自CHFS 2015-2019年的微观证据》,《保险研究》2023年第5期。

(7)聂建亮、钟涨宝:《新农保养老保障能力的可持续研究--基于农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3期。

(8)王昭茜、仇雨临:《逆向选择还是制度“漏洞”:全民医保下的不连续参保行为研究》,《兰州学刊》2021年第6期。

(9)田北海、徐燕:《制度安排与行动逻辑: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籍农民工的调查为例》,《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6期;汤兆云:《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行为选择》,《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期。

(10)李尧:《为子女教育而参保--随迁子女入学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保参保行为的影响》,《财经研究》2022年第11期。

(11)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2012年第1期。

(12)吴玉锋、孙金岭:《社会互动、信任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3)张川川、胡志成:《政府信任与社会公共政策参与--以基层选举投票和社会医疗保险参与为例》,《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3期。

(14)钟涨宝、李飞:《动员效力与经济理性:农户参与新农保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 Herbert Alexander Simon,"Rational Choi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nvironment,"Psychological Review,1956,63(2).

(2)石人炳、陈宁:《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2015年第4期;刘蕾、许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20年第3期。

(3)吕学静、李佳:《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有限理性”学说》,《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杨田丽等:《子女性别、流动时间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一个社会融合视角》,《保险研究》2023年第5期。

(4)张跃华、李彤:《认知能力对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保险研究》2021年第6期;毛艾琳、单越剑:《青年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契合度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3年第3期。

(5) Nicholas Barr,Economics of the Welfare State (5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pp.152-153.

(6)姚俊:《理性选择、外部激励与新农保连续性参保--基于四省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4期。

(7)薛惠元、仙蜜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基于职保与城乡居保制度比较的视角》,《保险研究》2015年第2期。

(8) Frederick Shane,et al.,"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Preference:A Critical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2).

(9) Hubbard R.Glenn,et al.,"Liquidity Constraints,Fiscal Policy,and Consumption,"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6,(1).

(10)康书隆等:《平均工资、缴费下限与养老保险参保》,《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

(11)王鑫鑫、朱青青:《家庭养育负担、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与行为:基于流动人口“三明治阶层”的分析》,《保险研究》2021年第8期。

(12) George A.Akerlof,"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

(13)臧文斌等:《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的检验》,《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期;谢予昭、顾昕:《中老年人群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保险研究》2018年第7期。

(1)封进等:《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中的自选择与医疗费用--基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的研究》,《金融研究》2018年第8期。

(2)李雅诗等:《参保困境还是逆向选择?--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因素分析》,《深圳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3)何文、申曙光:《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与及受益归属:基于逆向选择和正向分配效应的双重检验》,《财贸经济》2020年第3期。

(1)这28个城市分布于华北(北京、天津、石家庄),华东(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南京、福州、厦门、青岛),华南(广州、深圳、东莞、南宁),东北(沈阳、哈尔滨、长春),华西(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以及华中地区(南昌、长沙、武汉、合肥、郑州、太原)。

(2)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反映的是受访者在调查时点是否拥有各类社会保险,包括一部分群体曾经参加过但因工作转换等原因,中断了社会保险缴费的情况。另外,由于存在跨省(市)的从业者并不知道其家人已为其在户籍地缴纳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故实际参保率会略高于被调查者汇报的参保率水平。

(3)李红岚:《浅析提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率的路径》,《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年第7期。

(4)郑功成:《中国医疗保障基金:政策演进、实践评估与可持续发展》,《江淮论坛》2022年第5期;李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机制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实现路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

(1)在本次调查中,部分地方将工伤保险与失业保险的参保与劳动关系解绑的试点尚在起步阶段。

(1)爱德华·帕尔默等:《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养老金:构建职工保与居民保之间的良性循环》,《社会保障评论》2022年第1期。

(1)作者在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座谈中了解到,职工医保制度退休不缴费的规定对灵活就业群体有较大吸引力。现实中,有些地方往往设定20年以上的最低缴费年限(或最低连续缴费年限),以规范参保行为。

(2)[美]曼瑟·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9-16页。

(1)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World Social Protection Report 2020-22:Social Protection at the Crossroads-in Pursuit of a Better Future,2021.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842.61;F259.2

引用信息:

[1]赵青.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配送骑手和快递员群体的调查[J],2024,8(03):57-74.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业态下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困境与制度优化研究”(20CGL039);;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20AZD075)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