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9 114-127
养老服务保障的基本逻辑、公平与制度优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5WKQN010)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其基本逻辑是化解失能后的服务缺失风险;其公平体现为向“弱者”倾斜,效率体现为按需共享。纵观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政府虽持续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但老年人的需求却未有效满足,供需不匹配,养老服务保障缺失效率。本文基于对三个地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养老服务保障缺失效率的根本原因并非欠缺资金投入,而是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违背了公平原则,未能向“弱者”倾斜,亦未依据基本逻辑建立制度,导致养老服务保障制度的系统性风险正在积累并引发不良效应。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矫正向“强者”倾斜的制度取向,从基本逻辑出发对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进行全面优化,维护制度的公平。

Abstract: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has an essential function of promoting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Its fundamental logic lies in addressing the risk of service gaps following the onset of functional decline; fairness is embodied in a tilt toward the vulnerable, while efficiency is reflected in needs-based allocation. Despite continued increases in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needs of older people in China remain inadequately met. Supply–demand mismatches persist, revealing systemic inefficiencies. Based on case studies from three region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oot cause of inefficiency is not insufficient funding, but rather a failure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the system's core logic.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design fails to prioritize the vulnerable and is not grounded in its fundamental logic, leading to growing systemic risks and adverse consequences. In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t is essential to correct the current bias favoring the advantaged and to thoroughly reform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in line with its fundamental logic,thereby safeguarding fairness.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数据来源于民政部2020—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白剑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人民日报》,2022年9月22日第13版。

(1)数据来源于民政部2012—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赵一红、聂倩:《供需与结构: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构的逻辑——基于六城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社会学研究》2022年第6期;杨立雄:《中国老龄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3)王莉:《我国长期照护服务的演变与发展——从多元供给到整体性治理》,《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5期。

(4)青连斌:《老年人有效需求视域下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基于城乡老年人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社会保障评论》2022年第5期。

(5)林宝:《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与改革思路》,《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6)何文炯:《老年照护服务:扩大资源并优化配置》,《学海》2015年第1期。

(7)盛见:《“需求响应”视角下养老服务供需错配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州学刊》2021年第2期。

(8)白维军:《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整合型养老服务构建》,《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3期。

(9)马嘉蕾、高传胜:《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生成、供需失衡与治理思路——以江苏省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10)李沁怡:《福利错位:我国县域普惠养老政策的实践偏差及其解释》,《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5期。

(11)郭林:《中国养老服务70年(1949—2019):演变脉络、政策评估、未来思路》,《社会保障评论》2019年第3期。

(1)席恒:《养老服务的逻辑、实现方式与治理路径》,《社会保障评论》2020年第1期。

(2)李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生发逻辑、概念厘清与体系建构》,《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6期。

(3)胡宏伟、蒋浩琛:《我国基本养老服务的概念阐析与政策意涵》,《社会政策研究》2021年第4期。

(4)唐钧:《“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就是长期照护》,《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第11期。

(5)唐钧:《中国老年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6)吴玉韶、李晶:《积极老龄观的理念与建构》,《行政管理改革》2022年第11期。

(7)戴卫东:《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论依据、制度框架与关键机制》,《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1)丁建定:《“新社会风险”下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道路的新选择》,《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4期。

(2)郑功成:《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1)Len Doyal, Ian Gough,"A Theory of Human Needs,"Critical Social Policy, 1984, 4(10).

(2)侯冰:《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9年第3期。

(1)朱震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机制与困境——基于北京市海淀曜阳养老的个案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1)Julian Le Grand, Will Bartlett, Quasi-Markets and Social Polic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1993, 13-34.

(1)“社会保险法实施评估”课题组:《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践、路径偏差与制度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评估报告》,《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5期。

(2)朱震宇:《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家庭照料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23年第3期。

(1)郑功成:《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69.6

引用信息:

[1]朱震宇.养老服务保障的基本逻辑、公平与制度优化[J].社会保障评论,2025,9(03):114-127.

基金信息: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5WKQN010)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