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9 38-53
社会保险法的时效制度构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保险待遇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20YJC820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6104006191000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法治化长效衔接机制研究”(21JK0399)
邮箱(Email):
DOI:
摘要:

我国社会保险法并未确立时效制度,而该制度的缺位引发诸多困境。社会保险法的时效制度构建具有一般时效制度构建的请求权基础,同时存在国内部门法和域外比较法上时效制度构建的双重路径依赖。我国当前不宜建立社会保险待遇给付时效制度,而应以税务机关对缴费义务人的保费缴纳请求权为基础尽快建立保费征收时效制度,以此约束税务机关的保费征收行为。对于我国社保领域长期存在的欠缴保费行为,可参酌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免除税务机关过错情形下缴费义务人的缴费义务。鉴于参保扩面及参保人生存权保障的考量,应允许缴费义务人自愿补缴社会保险历史欠费。对于因时效制度建构导致的社会保险基金亏空以及适用疑惑等问题,可通过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引入精算原理、避免道德风险等举措予以化解。

Abstract:

China's Social Insurance Law does not currently establish a statute of limitations system, and this institutional absence has led to a range of legal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Both theoretical reasoning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point to the need for constructing a limitations regim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insurance law. The foundation for such a system lies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claim rights, while its development reflects dual path dependence—rooted in both domestic departmental laws and comparative foreign legal systems. Given China's current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it is not advisable to establish a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or benefit claims. Instead,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establishing a statute of limitations on premium collection, based on the claim rights of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gainst contribution obligors. This would help regulate contribution collection and prevent excessive interference with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To address long-standing issues of unpaid premiums, reference can be made to the Law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ax Collection, which allows for exemption from liability where the collecting authority is at fault. In light of efforts to expand coverage and ensure the subsistence rights of insured individuals, voluntary retroactive contributions by obligors should be permitted. Risks aris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such a limitations system—such as social insurance fund deficits or uncertainties in application—can be mitigated through improvements in financing mechanisms, the adoption of actuarial principl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moral hazard.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022年12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212/t20221230_320966.html,2022年12月30日。

(2)黄少安等:《福利刚性、公共支出结构与福利陷阱》,《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3)林嘉:《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1)国家税务总局常州市税务局与常州市裕华玻璃有限公司非诉执行审查裁定书,(2018)苏0411行审124号。

(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已定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等》,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guowuyuan/2018-09/18/content_5323136.htm?cid=303,2018年9月18日。

(1)郑秉文:《社会保险降费与规范征收: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思考》,《税务研究》2019年第6期。

(2)曹斯蔚等:《中国企业社保缴费遵从的测算与分析》,《管理世界》2025年第3期。

(3)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可允许企业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其后,四川、上海等地也据此发布了相关规定。

(4)罗伯特·阿列克西:《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东方法学》2017年第3期。

(5)雷磊:《法律方法、法的安定性与法治》,《法学家》2015年第4期。

(1)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8页。

(2)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45页。

(3)杨巍:《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反思与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6页。

(4)朱庆育:《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18页。

(5)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连光阳:《诉讼时效抑或消灭时效:时效概念的名实之辨》,《学术论坛》2015年第7期。

(2)喻文莉:《诉讼时效应以请求权为客体》,《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1)林嘉、张世诚:《社会保险立法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2)田蒙蒙:《税务机关追缴社会保险费的法理基础及其实现策略》,《时代法学》2020年第4期。

(3)汪厚冬:《公法之债论》,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29页。

(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八十八条、八十九条。

(3)朱庆育:《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18页。

(4)孙鹏:《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现代法学》2010年第5期。

(5)Gemeinsame Vorschriften für die Sozialversicherung(SGB IV), https://www.sozialgesetzbuch-sgb.de/sgbiv/25.html.

(1)参见《国民年金法》,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334AC0000000141。

(2)参见《健康保険法》,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211AC0000000070。

(3)参见《国民健康保険法》,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333AC0000000192。

(4)参见《介護保険法》,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409AC0000000123。

(5)参见《労働保険の保険料の徴収等に関する法律》,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344AC0000000084_20220617_504AC0000000068。

(6)■,https://www.law.go.kr/lsInfoP.do?lsiSeq=91617#0000。

(7)■,https://www.law.go.kr/■

(8)■,https://www.law.go.kr/■

(1)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

(2)胡敏洁:《给付行政范畴的中国生成》,《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

(3)康健:《行政时效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年,第20-22页。

(1)杨巍:《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反思与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45页。

(2)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评注(总则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第749-752页。

(3)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显示其三定方案为:承担组织实施税收及社会保险费、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责任,力争税费应收尽收。

(4)施正文:《税收之债的消灭时效》,《法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郑功成:《关于尽快修订<社会保险法>的议案》,《中国社会保障》2016年第7期。

(1)熊伟、张荣芳:《财政补助社会保险的法学透析:以二元分立为视角》,《法学研究》2016年第1期。

(2)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1)阿尔图·考夫曼:《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59页。

(2)杨丰菀:《论基本养老金期待权的保障》,《江汉论坛》2016年第9期。

(3)田蒙蒙:《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法理逻辑:精算与预算》,《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4)Kenneth J. Arrow,"The Economics of Moral Hazard:Further 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8, 58(3).

(1)武亦文:《保险法上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省思》,《中外法学》2022年第6期。

(2)李秀凤:《社会保险人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36页。

(3)刘国良:《社会保险费追缴时效问题研究》,《税务与经济》2019年第5期。

(1)林嘉、张世诚:《社会保险立法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2)肖进成:《劳动保障监察法律制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3)李孝猛:《责令改正的法律属性及其适用》,《法学》2005年第2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22.182.3

引用信息:

[1]田蒙蒙.社会保险法的时效制度构建[J].社会保障评论,2025,9(03):38-53.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保险待遇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20YJC820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6104006191000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法治化长效衔接机制研究”(21JK0399)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