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5, v.9 17-33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24SGA001)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制,这是能够获得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回顾历史,中国的家国同构、集体主义、中庸之道、等级差序等具有浓厚本土色彩的文化元素,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目前,由于制度设计中缺乏文化元素而产生的现实缺陷日益显现,因此需要提升文化维度的战略地位,在具体制度安排中融入文化因素,并理性处理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建制的引领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获得人民认同并自觉参与,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本土化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同时还丰富了现代社会保障理论图谱,最终创造出超越既有范式的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distinctiv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ust attach high priority to cultural institutions, as this is a prerequisite for gaining broad public recognition and en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istorically, cultural elements with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familial-state isomorphism, collectivism,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hierarchical order—can exert a direc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sig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t present, the practical shortcomings arising from the lack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institutional desig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levate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al dimension, incorporate cultural factors into specific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rationally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ity of social secur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ltural institutions,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an not only secure public recognition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building localiz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It further enriches the theoretical landscape of modern social security and ultimately contributes to building a new institutional model of social security that transcends existing paradigms.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论纲》,《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

(2)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郑功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论纲》,《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

(1)郑功成:《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3)郑功成:《文化多样性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性》,《群言》2012年第11期。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商务印书馆,2022年,第13页。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167页。这句话的大意为:“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4)曾运乾注,黄曙辉校点:《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4页。这句话的大意为:“弘扬大德,让家庭和睦,再扩展到社会和谐”。

(5)王锴:《我国家庭保障制度研究的路径比较:“由家庭保障”和“向家庭保障”》,《人口与社会》2021年第3期。

(6)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1)[东周]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39页。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183页。这句话的大意为:“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

(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4)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在这个时代,西方、中东、印度、中国都出现了一批先贤,如苏格拉底,以色列先知、释迦牟尼、孔子等,他们创立了各自的思想体系。

(5)郑功成:《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1)郑功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论纲》,《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

(2)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10年,第24页。这句话的大意为:“以前圣王治理天下,一定把公正放在前头,做到公平公正,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定”。

(3)郑功成:《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及福利中国建设实践》,《社会保障评论》2022年第1期。

(1)谢琼:《中国社区慈善的独特价值、既有实践与未来发展》,《中州学刊》2025年第2期。

(2)刘勋:《<左传>全文通识读本》,中华书局,2023年,第2286页。这句话的大意为:“政令宽大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宽厚用来协助刚猛;刚猛用来协助宽厚,政治这才得以和谐”。

(3)王天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法理困境与制度重构》,《中外法学》2021年第4期。

(4)世界银行在智利等多国推荐私有化方案,并在其著名的《防止老年危机》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险体系的私有化有助于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也会使老人和年轻人受益。然而智利模式在后来的实践中被证明是失败的,将公共养老金私有化成个人账户的制度设计因缺乏互助共济、丧失公平性而引发巨大社会危机,智利不得不重建一种公共养老金制度来进行弥补。

(5)王天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法理困境与制度重构》,《中外法学》2021年第4期。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页。

(2)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张勇、胡福明:《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和国家竞争实力的基础》,《红旗文稿》2017年第4期。

(2)贝恩公司:《中国互联网慈善:激发个人捐赠热情》(内部文稿),2019年,第15页。

(1) Myung Jin Hwang,"Demographic Change in East Asia:Cultural Legacies,Contemporary Challenges,and Strategic Responses,"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2025,9.

(2)李放、梁陞:《浅谈我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中国文化与管理》2019年第2期。

(1)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郑功成:《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公益研究》2025年第1期。

(1)郑功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论纲》,《社会保障评论》2024年第1期。

(2)郑功成在《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一文中提出现代社会保障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遵循法治、政府主导、互助共济、促进公平四个共同特征。

(3)郑功成:《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

(1)世界银行:《拉丁美洲的非正规性造成社会保障悖论》,世界银行官网: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press-release/2010/06/08/wb-informality-latin-america-creates-social-security-paradox?utm_source=chatgpt.com,2010年6月8日。

(2)杨立华:《以文明为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和自主性建设的新路径》,《社会学研究》2025年第3期。

(1)郑功成:《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2.1;G122

引用信息:

[1]雷悦橙.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社会保障评论,2025,9(05):17-33.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24SGA001)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