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4, 05, v.8;No.37 144-159
分类桥接嵌入:慈善组织如何融入基层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区慈善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CSH079)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以社区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组织在助力共同富裕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成绩亮眼。基于深入实践调研后选取的“外部政府指导-内部组织运行”维度,社区基金会被分为实质指导-运作倾向型、实质指导-资助倾向型、象征指导-运作倾向型和象征指导-资助倾向型。本研究采用“最大求同法”进行四种类型社区基金会嵌入社区治理模式归纳,发现我国社区基金会主要采用环境类嵌入、关系类嵌入、文化类嵌入、项目类嵌入和能力培训类嵌入五种桥接嵌入机制。不同类型社区基金会“分类桥接嵌入”模式和自我中心网络样态被刻画出,用来克服悬浮困境和难融合困境,接通从一般嵌入到成功嵌入的“最后一公里”,为激发慈善组织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深度参与和能动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particularly community foundation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and innovating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Based on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the "external government guidance–internal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dimension,community foundations are classifi ed into four types: substantive guidance–operation-oriented, substantive guidance–funding-oriented, symbolic guidance–operation-oriented, and symbolic guidance–fundingoriented. This study applies the maximum similarity method to summarise the embedding models of these four type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within community governance. It identifi es fi ve bridging embedding mechanisms—environmental, relational, cultural, project-based, and capacity-building. These mechanisms illustrate the "categorised bridging embedding" models and egocentric network patterns of dif ferent type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helping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of disconnection and integration. This approach aims to bridge the "last mile" from general to successful embedding, providing a scientifi c basis for enhancing the deep involvement and active role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in the modernisa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capacities.

参考文献

(1)苗青:《助力共同富裕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掣肘与重点举措》,《社会保障评论》2022年第5期。

(2)吕鑫:《从慈善事业到第三次分配:理论解析、实践现状与规范重构》,《社会保障评论》2022年第5期。

(3)翁士洪:《社区基金会:理论逻辑与治理重塑》,《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

(4)李韵、涂晓芳:《社区基金会成长成熟的路径研究--基于44个社区基金会的定性比较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9期。

(1)章敏敏、夏建中:《社区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基于深圳市社区基金会的调研》,《中州学刊》2014年第12期。

(2)原珂、赵建玲:《政府发起型社区基金会成因及其运作逻辑--基于D市社区基金会集合性个案的在地化观察》,《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3)杨永政:《环境约束、慈善组织异化与政府注意力转移:一个政慈合作项目为何难以可持续?》,《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5期。

(4)参见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参见康晓光:《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6)边防、吕斌:《转型期中国城市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研究》,《城市规划》2019年第43期。

(7)何明洁、潘语:《资源视角下社区基金对社区治理的作用研究--基于成都市15支社区基金的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2021年第21期;徐选国、王曼曼:《行政借道与浮动生长: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双重逻辑》,《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5期。

(8)原珂:《社区基金会概念内涵及属性特征辨析》,《晋阳学刊》2023年第1期。

(9)徐宇珊:《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基于美国社区基金会与地方联合劝募经验的启发与借鉴》,《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7期;黄政:《资源链接与服务供给:社区基金会的功能及其发挥》,《社会建设》2020年第7期。

(1) Linton Freeman,"Centered Graphs and the Structure of Ego Networks,"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1982,3(3).

(2)[美]罗纳德·伯特著,任敏等译:《结构洞:竞争的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7年。

(3)参见刘军:《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唐兵、黄冉:《嵌入性理论视角下农村邻避设施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以江西省F市L镇公墓项目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6期。

(5)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西北人口》2014年第35期;尹阿雳等:《双向嵌入:理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新视角》,《社会工作》2016年第3期;张慧:《嵌入性理论:发展脉络、理论迁移与研究路径》,《社会科学动态》2022年第7期。

(6) Brian Uzzi,"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 ec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1(4);Helen Sullivan,"Modernisation,Democratis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Local Government Studies,2001,(3);宋洋:《老旧社区治理的创新之道及其内在逻辑--以北京市HC社区治理经验为例》,《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11期;贺芒、陈彪:《文化嵌入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缘起、模式与路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3期;原珂:《社区基金会本土化过程中社区领导力的构建与型塑》,《理论探索》2022年第2期。

(7) Brian Uzzi,"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 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

(8)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

(9)参见Sharon Zukin,P.J.Dimaggio,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 Ulf Andersson,et al.,"The Strategic Impact of External Networks:Subsidiary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1).

(1)陈雪莲、杨雪冬:《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6期。

(2)陆晶婧:《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邻里空间、制度能力与社区治理绩效》,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3)闫冰:《城市社区治理的碎片化及其整合:协同治理的视角》,《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4期。

(4)孙莉莉、钟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评估模型》,《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5)王菁:《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指标设计》,《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30期。

(6)原珂:《社区基金会概念内涵及属性特征辨析》,《晋阳学刊》2023年第1期。

(7)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市民政局:《关于支持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人民政协报:http://www.cdswszw.gov.cn/tzgg/Detail.aspx?id=27261,2023年4月9日。

(1)章敏敏、夏建中:《社区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基于深圳市社区基金会的调研》,《中州学刊》2014年第12期。

(2)徐家良、刘春帅:《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和深圳个案》,《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

(3)李韵、涂晓芳:《社区基金会成长成熟的路径研究--基于44个社区基金会的定性比较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9期。

(4)饶锦兴、王筱昀:《社区基金会的全球视野与中国价值》,《开放导报》2014年第5期;施从美、帅凯:《回应性监管: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有效监管的行动策略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7期。

(5)胡小军、朱健刚:《社区慈善资源的本土化--对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多案例研究》,《学海》2017年第6期。

(1)该指标以2023年6月-7月的数据为参考,数据来源于各基金会官网、网站报道、工作月报等渠道。同框次数4次(含)以上为较多,4次以下为较少。邛崃社区发展基金会没有官网,且公众号没有月报专栏,统计偏少。

(2)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与政府宣传部、工会联系密切,秘书长为兼职且有成都市锦江区总工会工会编制。

(3)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业务指导单位现为区社治委。

(1)金牛社区发展基金会表示由于每个基金会都有自己特色,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关注重点不一样,因此运作和资助往往同时进行,从注意力分配比例上就是5:5,金堂社区发展基金会和青白江社区发展基金会类似。

(2)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表示:“没有具体统计过,资助偏多;但注意力分配是主观判断,基金会自己参与策划和项目设计也较多,可认为是一半一半。”

(1)高静华:《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文化动因》,《社会保障评论》2023年第1期。

(1)徐宇珊:《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基于美国社区基金会与地方联合劝募经验的启发与借鉴》,《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7期。

(2)原珂:《社区基金会本土化过程中社区领导力的构建与型塑》,《理论探索》2022年第2期。

(3)田蓉:《从“准资源平台”迈向社区领导者--社区基金会功能三角在地化实践反思》,《河北学刊》2017年第1期。

(1)何明洁、潘语:《资源视角下社区基金对社区治理的作用研究--基于成都市15支社区基金的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2021年第21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2.9

引用信息:

[1]刘黄娟.分类桥接嵌入:慈善组织如何融入基层治理[J].社会保障评论,2024,8(05):144-159.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区慈善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CSH079)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